歡迎來到澳洲蠻牛之家.紅崖

一頭住在紅崖(Redcliffe)的牛,為了實現下半輩子的夢想而獨自來到澳洲打拼!!這個小小的個人網站,是厭惡交際應酬的阿牛,不與社會脫離的最佳方式之一;偶爾隨性的紀錄自己日常生活與每天所聽.所見.所聞的個人心情感想.....。
內容葷素不忌,還請保守的朋友們切莫見怪!

2007-11-14

[工作點滴] 員工在職時都重要,離職後都不重要

在澳洲工作? 輕鬆工作,努力享樂才是王道 ......








前陣子公司接新案子後,內部突然有些變動,讓人有點不安的焦躁;雖然目前一切都已經穩定,新的約也簽了。雖然薪水又提高一些,福利也多了幾項,但是對於還沒有拿到永久居留的阿牛我來說,心中還是會有點小毛的感覺……。


最近收到朋友寄給我的信,讓我突然有種心得,心情頓時也輕鬆不少。特別轉貼在這裡跟所有工作有煩惱的朋友分享。



人生嘛!幹麻一輩子把自己跟工作鎖死死的?



[轉貼] 所有員工在職時都很重要,離職後都不重要


記得以前有位同事離職前多拉了幾個人走,以為會對公司的業務造成影響,經我觀察的結果做了結論:完全沒有影響, 缺人找人, 頂多資深員工辛苦點, 對公司來說,「所有員工在職時都很重要,離職後都不重要」, 沒有一個員工是非留不可的,這似乎就是職場常態。


近 20年以來,我長時間在美台兩地以理財專家的立埸談理財,幫助客戶及社會大眾做好理財。
我常強調做好理財的目的是錢盡其用,讓錢發揮最大的效用,一個相關的重要原則就是凡事講究划算。 我覺得以這樣的現實觀點來看工作, 和我倡議的『回到蠻荒』觀點倒是有相通的地方, 那就是不做徒勞無功的事, 或沒有成果的事。


蠻荒的動物都能秉持這樣的原則工作。所以依現實的原則看工作,現代人工作的目的應該只是為了能賺錢, 除此以外無他。



以下是探討這類觀點的專家所提供的一些工作原則,不妨做為參考:




原則 1:工作真的只是一份工作


不要期待工作與生活能兼顧 ,事實上也沒幾個人能將工作與生活成功的整合起來,工作並不是生活,我們工作是為了要過生活,或保有自己所喜歡的生活。



想想看,你一天或一個禮拜能有多少時間和家人相處,或和親朋好友去做一些你喜歡做的事, 就可以知道要兼顧工作與生活是不可能的。



工作只是工作,目的是為了賺錢。




原則2 :不要害怕換工作


工作既是為了賺錢, 只要可能賺更多錢,或做起來更愉快、更有滿足慼,何妨就換工作?
而且,以這樣的原則換工作,收入當然會越換越多,跳槽可能也會變得稀鬆平常。



只要每次工作時都全力以赴,有稱職的表現,對雇主和業界都能交代,應該隨時可以找到下一個工作的機會。




原則 3:一鳥在手勝過十鳥在林



很多公司都聲稱他們有優渥的福利制度,包括退休金計劃。可是不斷有事實告訴我們, 越來越多的人在屆滿退休之前就失去工作了。


所以爭取眼前的福利可能更實際,比較值得期待, 例如包括健康醫療保障在內的團體保險、托嬰照顧、親職休假、 績效獎金的分發,增加加班費或年終獎金等等。



原則4:謀生本事不厭其多



新世紀的工作與收入可能會變得不穩定,產業的興衰或輪替也會變得快速無比,在同一家企業內辛苦一輩子可能會以失業收場。


所以橫向拓展各方面的技能, 會比縱向的在企業的組織內向上攀爬追求位高權重還要實際。


其實現在已有不少企業也『學會』了一些聰明的技巧, 對授予好聽的高階職位並不吝惜,可以讓你擁有耀眼的頭銜, 但對薪資增加並沒有多大幫助。與其追求這種虛名,不如讓自己能具備十八般武藝可以多方面賺錢, 隨時跳槽。




原則5 :做好份內工作就回家去


再提醒你,工作只是工作,公司少了你一個人的工作,照樣可以運轉下去。


踏實的學習你的工作所該具備的技能,努力做好你的工作, 但不要奢望你可以憑一己之力多為公司創造多少業績或產能。


不要因此耗掉你大量的私人時 間,讓自己從生活 中抽離出來。



記住,做好自己份內的工作,然後回家去。




原則 6:遠離辦公室政治


你工作的目的是為賺取合理的收入,而不是追求虛名與權位, 所以不用在心思在辦公室政治上。


當紅炸子雞可能因改朝換代而去職走路, 被冰凍的失志衰老也可能鹹魚翻身。與其耗費時間介入這些無實際意義的辦公室鬥爭,不如多花時間在自己的家庭。



••• ••• •••



最近突然有人問我澳洲工作的狀況,所以我特別在這裡分享一下,當然每個行業類別、工作環境、個人風格都不太相同,所以不一定都很準,不過至少可以給有興趣的人做參考。(請與前一篇:關於移民法令改變的心得一起閱讀)




找工作

1.這是目前很多新移民者遇到問題有下面幾種:

2.身負同等層級的學歷,不容易難往下找。(尤其是東方人常說的:「萬丈高樓平地起,英雄不怕出身低」。許多人了解卻常誤用。)


3.如果你只有學歷沒經歷,公司也不太會想要。


4.就算在台灣你有豐富經驗,但是他們的評估沒有對公司有實質幫助,結果也不會很理想。


5.語文、學歷、經歷、特殊能力,是能不能找到工作的關鍵。




例如:你如果拿「建築師」的學歷去找「工地工人」的工作,他們可能會婉拒你。不要太過難過,不是你因為你的個人身分或是學歷太高,而是礙於你的學歷在澳洲社會的收入水平,他們沒能力付給你建築師的價格然後你做工人。


(當然,一切都有特別,依照實際狀況為準!不過很肯定的就是:如果只是要找咖啡店的工作,就不需要拿出你是法律碩士畢業的履歷表。很多人看到這裡都會笑;但是告訴你,從小就被灌輸「頭銜的重要」的東方人都會犯這樣的問題。「頭銜?」廟裡的神明最多啦!!)



就我在語文學校的經驗,短期留學邊工作的朋友最好的收入應該是:農場工作。許多外國背包客都是採用這種邊玩邊賺錢的方法;亞洲,尤其是台灣人的旅遊比較偏重「精緻旅遊」,缺乏背包旅行的經驗,在與不同族群相處總是會遇到一些困難。不過話說回來:旅行不就是為了適應不同世界,不是嗎?



農場,例如採水果的工作,依照你採收結果而決定你的收入;我的一位日本好朋友, 一個人隻身來到Brisbane唸書,之後她決定到農場工作;個子小小的她,抱著勇敢闖天涯的決心,跟語文學校認識的巴西、法國朋友們去位於QUEENSLAND內陸農場工作,一天之內可以賺到$180澳幣(約$5300台幣),工作決心與毅力令人佩服。




不過不要小看農場工作,依照我的體力,可能只能做一星期,我就累趴了(不過錢也賺夠了就是啦!)



很多人會選擇到餐廳,因為語文的能力不需要太過重視,不過工作環境實在讓人看不下去。尤其是東方餐館,老闆的嘴臉就跟煮出來的菜一樣油膩,用盡心機苛刻職員,保證讓你學到很多。不是阿牛對他們有偏見,因為我真的討厭在外國的東方老闆(特別是餐廳)那種「想來工作就給不要給我講啥福利,不想做就不要做,想要這個工作的人多得很」這種態度。



身為工作者,也千萬不要自以為來到異鄉,就應該好好發揮吃苦耐勞的民族性,總認為:澳洲這麼美麗,反正工作被剝削就是「磨練」,工作下班後可以好好享受這裏的環境。



想要磨練?」為啥不找$20澳幣一小時的澳洲餐廳,要找$7 澳幣一小時,低價還受氣的東方餐廳?


工作福利

澳洲工作,尤其是正職 ( 也就是說打工不算在內,因為不穩定) 比台灣講求工作福利。工作依照你簽約的條件為準,工作時數每天八小時就是八小時,一星期五天就是五天。



(所以簽約請仔細看,他們通常都不會push 你,除非公司本身有問題)



此外澳洲求職時最特別的是,他們在求職廣告很多都已經把薪水範圍報給你知道。面試的時候,他們也就會很直接的跟你談薪水的事情。亞洲人對錢都很怕講,感覺說太多或太少都是錯的,在澳洲你倒是可以可以好好討論,如果你證明你的能力應該得到更好的報酬,通常得到結果都不錯。



像我的福利除了前述之外就是:一年有一個月的假期(四星期,聖誕節連續假期不算在年度放假之內)、病假薪水照領,特別活動(例如設計協會的大大小小活動,公司出資;如果工作案牽涉到出國,公司付費……etc)等等。



不是說很誘人,甚至很普通。但是現階段已經讓阿牛很滿足了。


社會福利

政府也會把你的部份收入一定比例放入你終身退休計畫中。(9%? 阿牛對這類法令沒有很深入研究,所以有興趣的朋友請自行上網查閱)



收入
因為這裡消費普遍比台灣高約2~3倍,所以相對之下,澳洲工作所得也比台灣高。(尤其最近澳幣大漲,所以工作起來會更開心一點~哈哈!!)



但是這裡如果你不是永久居留或是公民,你被課征的稅額會非常的高。(可能會高到20%以上呦!也就是假設你收入一星期$100,會有$20元要繳回政府,當然,實際情形請自行上網站查詢。)



問題



最近因為很多外來公司(尤其是東方公司),因為在工作上,刻意苛刻員工太過明顯,已經受到澳洲政府格外重視(因為平常壓榨慣了。真是一粒老鼠屎,破壞一鍋粥)。



所以如果你是來這裡短期工作的朋友,請自己小心,不要看到最基本的打工薪水是台灣3倍後,就喜孜孜的一頭鑽進去。





祝大家快樂工作,快樂玩!!

2007-11-12

[移民]澳洲新移民法

澳洲夢? 先想想要達成這個夢要犧牲多少?
澳洲新移民法,門檻高的像是五百公尺障礙......










以下新聞內容轉載自環球新聞網:

澳洲移民及公民事務部選擇在復活節長假期頭一天,宣布全面提高海外留學生申請移居澳洲的門檻。

海外留學生,若想在畢業後繼續留在澳洲,將不再像從前那樣容易。 移民法例原本規定,在澳洲認可大學畢業的海外留學生,若其專業被列入「澳洲技術職業名單」內,便可申請居留權,手續相當簡便。但在新規定下,移民部不再隨便向海外留學畢業生批出居留權,改為向他們發出短期簽證,期間學生必須取得與其專業相符的十二個月工作經驗,才有資格提出移民申請。

另外,申請人的英語測試在閱讀、聆聽、會話和寫作四個部分的達標成績,由五分提高至六分。

「大多數僱主會優先聘請有居留權的人,拿著短期簽證要累積十二個月專業工作經驗,行不行還是未知數。」有人認為新規定很麻煩,若遲一個學期畢業,說不定會被拍放棄移民澳洲的念頭。

此外,畢業生持短期簽證要在澳洲找工作並不容易。

澳洲對技術移民實際效益的質疑聲音一直很強烈,因此對這次改例並不感到意外,意外的是實施時間那樣倉卒:「技術移民是澳洲最大移民群體之一,這樣下去,移民人數將無可避免地減少。」 安德魯斯解釋,新例可以確保留學生的技能符合澳洲所需,英語水平也能應付專業要求。
現在悉尼一間大型金融機構任職的香港移民Emily,六年前在澳洲留學畢業後返港,今年一月份以技術移民資格移居澳洲。她是前年移民部宣布提高技術移民分數前一個月,才提交申請的:「當時要買十萬澳元的政府債券,加了五分才僅僅夠分,現在即使出錢買多一倍的投資,也不夠分數。」她覺得移民澳洲的要求愈來愈高,日後留學生要申請移民,將不再是容易的事。 一名專辦移民服務的移民律師表示,近年澳洲確實不斷提高技術移民的門檻,從前年提高技術移民的分數要求,到今年規定取得居留權人士要坐四年「移民監」,均是實實在在的例子。

他說,澳洲雖然僅有二千多萬人口,但普遍澳洲人已覺得這個國家太擠擁。



••• ••• •••



記得剛開始阿牛曾經有一篇文章稍微介紹我的近況,裡面就有提到這件事情。

四年過去了,這不算長的四年,Brisbane改變非常快,新的建築、道路、橋樑,感覺就像是整個都市掀起來重建一樣,而土地、房子、消費都越來越高。現在加上新的移民政策大改,抱著澳洲夢的人,真的需要好好重新思考一番了。

然而,
就算趕在八月一號前申請通過,但是,接下來呢?





阿牛公司地點離中國城不是非常遠,所以每次下班都會在路上碰到幾個正準備去上班的朋友;問問他們現在工作狀況。很訝異的,很多都還是老樣子:7-11、送貨、洗碗、或是在繼續唸,能待多久就待多久……。

研究所畢業的,入學前聽到都是:還沒畢業就已經有人來學校找人了。
難道不是如傳聞一樣媽?

他們給我的回答很雷同,因為:難競爭。

阿牛想想,
其實錯不在他們的程度,而是在他們在人生計畫上關於求學大門前的抉擇。

首先,
還依照亞洲人那種:一群人一頭熱擠進窄門,就已經是埋下一個危險的開始。

儘管熱門科系在移民分數上佔有優勢,而職業需求的確也反映了學校科系熱門與否;然而,僧多粥少的潛在危機卻不能不大意。

入學後,就算是再熱門的科系,學生人數比例也也不會成為”外來”壓倒”在地”的局面。假設你班上有10位學生,其中有50%澳洲當地人,那你將來跟社會的競爭性絕對超過50%,因為你還要必須考慮市場佔有率,和舊畢業生的加入(因為國際學生在畢業第一年失敗之後,很多都回國了。但是澳洲在地學生,卻可以隨時捲土重來)。

更不用說班上還有來自其他國家的同學。

求過職的人都很明白,世界上沒有一間公司是真正”用人唯才”的。當他們拿到一大疊履歷表,首先就會作分類:經歷、學歷、身分…….不一而足。

(阿牛也絕對不相信,在澳洲,長相、年齡、性取向絕對不會是面試的關卡!!)

以我門公司來說好了,每天都會收到來自不同國家的履歷,老闆有許多事情要忙,哪會有時間一份一份慢慢閱讀,所以放到他桌上的,都是已經經過篩選的。
新鮮人沒有經驗?沒有達到學歷標準?沒有澳洲可以固定期間居留的身分?……

刪、刪、刪…..

30份的履歷表,就這樣剩下4份。

放到他桌上後,偏偏碰到他最忙的時候,

”先擺著,我下次看”。於是乎,突破萬難、雀屏中選的幸運兒,就這樣不明不白的消失了…。

設計界需要的是人脈,公司需要的是人才,機運也是重要的要命。就算你是從德國柏林、英國約克碩士畢業又如何?就算你是第一名畢業又如何?
除非是接到的案子具有國際合作的背景、除非你的設計能力強到連經驗十足的老設計師都感到驚嘆,否則國籍的光環、學校的優異表現都不會成為加分的絕對優勢。

我們的設計類別在澳洲不算是特別熱門,班上同一屆也只有3個人來自亞洲、1個來自英國,其他不但澳洲人,而且都還是業者。兩年後畢業結果,英國人是全班第一名,唸書期間的全部滿分過關。但是,一年後,留在澳洲的,只剩下阿牛我一枚。

程度好?不,阿牛我只是運氣好。
(還好沒有把運氣分散拿去買彩卷,哈哈)


到今天完成這篇筆記為止,我還是覺得澳洲很美,空氣還是很好。但是美好表像下,似乎多了些許暗潮……。










[跨年] Tropical Fruit 熱帶水果


這次又是啥?澳洲的農產品行銷展嗎?





第一次聽到這個活動,我就問了這一個蠢問題。
沒辦法,台灣太多類似的活動了,加上澳洲這麼大,辦個年度農業活動其實是很容易聯想的吧!?

其實這是一個位在新南威爾斯NSW,利斯摩LISMORE鎮的同志露營與跨年的慶典。

Lismore是一個很具有鄉村風情的鎮落,到處都是具有歷史的屋舍,和美麗的天際線,馬上會讓你感覺已經很緩慢步調的澳洲,顯得更慢、更悠閒!
露營的地點在Showground,周邊是一大片牧場,沒有污染光害的大草坪,晚上抬頭可以看到銀河的帶子橫跨天際;開車約十分鐘可以到小鎮的鬧區,方便的採購任何想要的物品。

這個活動與其他大型同志活動(像是雪梨MARDI GRAS)不同的地方是:你會跟數百位來自澳洲各地、甚至是其他國家千里迢迢而來,從未見過面的男女同志們,一起「露宿」營地;因為分享過彼此「最醜」的時刻(例如剛睡醒….)所以幾天下來,大家到處串門子、一起BBQ、一起去PUB喝酒,感覺就像是一家人一樣的親密。沒有像是盛裝參加PARTY時武裝、傲慢、互相比較、爭奇鬥豔的競爭,非常的輕鬆愉快。

舞會有分數個池,每個池都播放不同類型的音樂,你可以穿任何想穿的衣服(甚至不穿)、扮任何想扮的模樣。有些人並沒有參加露營,而是選擇住在鎮上的旅館,在搭乘免費交通BUS到達場地,舞會當天的參加人數達到2千人,場場爆滿,熱鬧非凡。
(舉辦單位「貼心」的在休息區後方搭起一個可以容納百人的大帳棚,裡面沒有燈光,一切都只有靠自己的感覺摸索前進,肌膚碰觸、春色無邊……。)

除了晚上精彩的舞會與迎新煙火外,白天主辦單位也有各種不同的活動,像是爬山、騎馬、泳池PARTY…..等等,讓你絕對不會無聊。
當然,你也可以選擇一天,開車至接近昆士蘭與新南威爾斯州界的BYRON BAY--澳洲東部附近有一處很出名海灘,熱帶氣息的海灘、壯碩帥氣的衝浪族….讓你充滿「滿足」的微笑。附近有一處口耳相傳的裸體海灘,大家儘管放鬆心情享受乾淨的海水、潔白的沙灘,懶洋洋的在太陽底下補個小眠;當然,後方的防風林永遠是最激情的地方,在這裡,不需要躲躲藏藏、不需要畏畏縮縮,一切順其自然。


露營結束之後,通常大家都會順便趨車前往Nimbin寧賓「朝聖」。這個小鎮,藝術家、避世者、芳療、奇特的「草藥」、和平反戰標誌、彩虹符號…..讓這個小鎮充滿色彩。這裡是澳洲很出名的地方,(由照片就可以看到「大麻」的符號,不需要我特別解釋)。這裡地方很難用筆墨形容,但只要來過一次,鐵定終身難忘。

如果年底計畫來澳洲東部度假的朋友,或許可以考慮將這個盛大的活動納入你的行程喔!

露營時間:2007.12.27~2008.01.02
跨年舞會:2007.12.31~2008.01.01
泳池派對:2008.01.01 10am~4pm
再見舞會:2008.01.01~2008.01.02
其他詳情請見官方網站(可以在首頁左方「熱帶水果」連結)

其他相關網站:
Limore 與 Nimbin 地圖:






2007-11-09

KUMA五個月

KUMA是誰?













他是跟我同一天生日,我們家的狗兒子。黃金獵犬與拉拉的愛情結晶,保留兩者特徵,很是可愛。



記得今年四月才剛來到家裡,那個時候小得不得了。五個月過後,短短的時間已經抱不太起來。

五個月,約人類年齡9~10歲,是最好動調皮的年齡,總是愛調皮搗蛋的到處亂衝。


KUMA很有"人味"的狗,個性穩定,好教、安靜。雖然現在常闖禍。可是每次回家看到他認錯的模樣,真是又氣又好笑。



雖然看似好動,不過其實大部分的時間他都很穩定、安靜。每次我們在書房用電腦,他就安靜的在門口”保護”;如果想要別人摸一摸,他就自己跑到我們旁邊,帶點悲傷的表情把頭靠在我們腿上,之後又自己離開玩他的骨頭(有時候是我的花盆)。

在家裡,阿牛負責他的日常生活,TONY則負責跟他玩,所以大部分時間KUMA都是跟著我到處走。

(連上大號他都要跟~真是的!)

澳洲養狗是很不錯的地方,因為大陸型氣候,所以狗狗不會有潮濕的問題,氣味也好很多。加上我們的後院面積有870平方公尺(約260坪)夠他玩到瘋;附近又有狗狗公園可以讓他跟狗同伴交誼。所以我想他是很幸福的。

下個月我們要帶他去DESEX,他可能會需要時間調適一下吧!?

照片由上到下分別是:3周、三個月、五個月

[電影觀後] 2004 Connie and Carla


夢想是需要勇敢、努力不懈去追求的,而且要堅持到底!


又是一部不算新的電影。



中文翻譯”妖姬也瘋狂(Connie & Carla)。

是阿牛百看不厭的一部鬆歌舞電影;裡面雖然90%都是與同志有關,但是卻不是一部以同志劇情為主軸的正統同志電影。

演出成員許多人都很眼熟,例如:

Nia Vardalos(我的希臘婚禮)、Toni Collette(非關男孩)、David Duchovny(X檔案),和客串演出的GAY ICON :Debbie Reynolds(仙樂飄飄處處聞The Singing Nun、1952年萬花嬉春,老一輩的人都可能認識---雖然我沒這麼老!!)

其中有一位Dash Mihok(The Day After Tomorrow),憨厚專情的表演,是非常可愛的演員,是阿牛的大菜!!

劇情簡介:

簡單的說,這是一部強調”有夢最美”的勵志片。

主角Connie和Carla是自兒時就很親密的玩伴,他們一輩子共同的夢想就是在群眾面前表演,然而一直到長大,兩個人的表現都沒有受到重視;就連男友與家人都不支持,有點心灰意冷的他們,卻始終都沒有放棄。

直到在芝加哥的餐廳作秀期間,兩人恰巧成為黑幫毒品交易的目擊證人後,為了躲避追殺,兩人開始踏上逃亡的旅程。

在車上討論逃往哪裡的互動很有趣。她們認為殺手一定猜不到她們會去”毫無文化”的地方,於是她們便決定到洛杉磯。像這種剛開始採用所謂的”主流異性戀思考模式”,之後又被狠狠的被諷刺回去,在這部片裡面隨處可見,讓同志可以大大的驕傲起來,可以說是教育意味十足!!

在初期美容工作碰壁,當天晚上他們盡情狂歡之後,才知道她們來到了美國最出名的同志城市。

(我非常喜歡Nia Vardalos在電影裡面常常出現的”一臉楞住”的傻大姐模樣。)

(如果英文好一點的朋友,可以開始注意劇情對話內容,大玩性別互換,非常有趣。)


靈機一動,她們用了新的身分---變裝皇后Drag-Queen參加舞台試演,而且發現她們之前不受青睞歌舞才藝竟然受到前所未有的歡迎,於是讓他們再度對夢想重拾希望。

之後隨著歡迎度大增,她們成為團裡的主秀,也因此認識了很多的同志朋友。然而,為了要維持她們的「男性」身分,可以說是糗態百出。

此時Connie認識了Jeff(David Duchovny)。 由於她們舞台上下真假難辨的聲名遠播,殺手很快就聞風而來(Boris McGiver;在這部片裡面很諷刺異性戀男性,強調其實在外表充滿雄性氣息下,其實他們內心也是很女性化的),緊張害怕之餘,卻也讓Connie和Carla意識到努力不懈地追求夢想有多重要,而堅持到底!!

全片”友情”(Connie、Carla與變裝皇后們)、“手足之情” (Jeff與哥哥Robert)、“男女愛情” (Jeff與Connie)環環相扣,各個部分都表現盡職,精采感人。


結局當然是”有情人終成眷屬”的Happy ending囉。


歌曲介紹:
電影的歌曲常看歌舞片的人應該都耳熟能詳;以下是阿牛在專輯網站找到的曲目名稱,有興趣的人可以去找找……

1. Airport Medley (Oklahoma / Superstar/Papa, Can You Hear Me? / Memory) - Connie and Carla
2. Shake Your Groove Thing - Peaches & Herb
3. Mame - Cast
4. Let Me Entertain You - Connie and Carla & The Belles of the Balls
5. Maybe This Time - Connie and Carla
6. Don't Rain On My Parade - Connie and Carla
7. I Cain't Say No / There Are Worse Things I Could Do/ What I Did For Love Medley - Connie and Carla & Debbie Reynolds
8. Everything's Alright / Don't Cry For Me, Argentina Medley - Connie and Carla
9. I'm Gonna Wash That Man Right Outa My Hair - Connie and Carla
10. There Is Nothin' Like A Dame - Connie and Carla & The Belles of the Balls
11. Connie and Carla Overture - Randy Edelman


後記:

☻當我們一群人看的時候,真的會隨著電影一起唱歌跳舞,熱鬧非凡。
尤其是Don't Cry For Me, Argentina,我們真的都站起來一起唱說!

☻很適合推薦給非同志的朋友觀賞,有提高出櫃成功率的效果!!(例如我就跟我家人一起看囉)

☻建議看原版DVD,因為附錄實在太有趣了。

☻官方網站:
http://www.connieandcarla.com/








當然,喜歡這一部片的人自然也不能錯過瑪麗蓮夢露的知名喜劇:熱情如火(Some Like It Hot)

2007-11-07

[電影觀後] 2002 Big Eden

步入中年你,在面對同樣的故事時,你會如何選擇?
身為同志的我們,追求愛情的結局是什麼?












一部不算新的同志電影。

這幾年不論是在台灣還是澳洲,只要每次經過出租店,看到這部電影,總是會隨手拿起來看一看,但總沒有租回家的動力; 現在,很慶幸,我沒有早些時候看他。 先不提整個電影環境設定的不甚合理。相對於一般同志電影強調的肉體與青春、或是灑狗血般的誇張劇情表現,BIG EDEN這部電影像是一股暖暖清流,滿足同志心理深處那種被大環境平等對待,「同志亦凡人」的渴望。

劇情普通不過:長年住在異鄉(紐約),事業有成的中年同志藝術家Henry Hart (Arye Gross),畫展前夕因為一通突如其來爺爺Sam(George Coe)的心臟病發的消息後,再度回到家鄉。面對充滿自然、美麗純淨,熟悉卻又陌生的生長環境、以及年輕時代的初戀對象Dean Stuart(Tim Dekay)等等問題時的調適過程,中間穿插許多鎮民互動過程,有趣且頗值得玩味。

然而,這部片與眾不同的地方是,當主角回到小鎮後,劇情裡出現了另一個重要角色設定:個性憨厚害羞,從年輕求學時代就一直暗戀男主角,且帶有美國印地安原住民色彩的Pike Dexter(Eric Schweig);

於是,
性別、種族、弱勢族群(老人)等等課題,在這個小小的村落一股腦全部呈現,熱鬧非凡。

然而,
這也正是本片有點不甚合理的地方。美好的烏托邦:一個鄉下純樸傳統小鎮,唯一的地區護士就是一對女同志,唯一的一個原住民也是同志,本片甚至連一個屬於同志特定名詞的「GAY、HOMOSEXUAL」都沒有出現或是強調。全鎮的居民面對「同性戀」這個名詞就像是沒聽過似的,一切都視作理所當然。爺爺Sam見到男主角陷入感情抉擇的兩難中,還會對孫子曉以大義的說:「愛情是沒有任何對錯的,你應該試著去接受你身邊的人對你的愛」這種大無私的包容。

整部片似乎演變成其實是身為同志的Henry自己心裡放不開……

劇情評論

畫展開幕前夕,應該是最興奮、最忙碌的時候,但是主角無論是當工作人員問他場地佈置、工作密友介紹新的客戶或朋友、或是版面設計師訊問他邀請函設計適當與否時,都是一副­隨便的表情。

由片頭主角無論在畫廊或是騎單車回家的過程,可以很感受他雖然工作穩定,但是卻帶著憂鬱、孤獨、寂寞的心情。

直到他接到一通來至家鄉的緊急電話。

邊打包邊不耐煩的回應憂心於畫展的工作夥伴的質問。Henry理直氣壯的說:"我不得不會去,我可不想變成孤兒。"

但我認為,他心中緊張卻又興奮的心情,還遠比明天的畫展來的多吧?

阿牛特別喜歡當主角回到家鄉之後,整部片進入轉折點時,鏡頭總會轉向小鎮周圍藍天白雲、山脈連綿的特寫。那種充滿雄壯的自然景觀與傳統的小鎮氣息,與小鎮成員之間那種細膩、敏感的互動,讓整部片呈現很巧妙的平衡。

當Henry自醫院探視爺爺結束,回家之後,還尚未進到屋內第一件事就是跳入年輕時代最常去的湖泊。

(異鄉就算再美好、再充滿希望,畢竟還是比不上故鄉的美麗吧? 此景加上後來跟Dean和兩個小孩一起在湖泊玩耍的鏡頭,很像是主角兒時回憶的重建,尤其當主角先前直誇Dean的長子像極了他父親的時候!)

之後在老朋友、長輩的引導之下,主角與許久不見的鎮民再度相聚,同時也與本片的第二個重要角色相遇-全鎮唯一一間"綜合功能"(鄉下那種"什麼都有、什麼都賣、什麼都不奇怪"的店)的店長Pike。

整部片我認為演的最好的就是這個腳色,不論是再度見到的主角,那種突然眼睛愣住、身體無法動作,表情一副”沒想到還能見到他”的那種興奮又羞怯的心情、和之後每次見到主角都呈現一種羞怯閃躲的表現、一直到整片的重心:默默為了替主角家庭準備食物而開始研究食譜的努力、或是結尾得知主角必須回到紐約那種失去動力卻又依依不捨的表情。在粗懭的演員Eric Schweig演來卻不會顯得特別矯情突兀,讓人感覺完全就是一個多年之後再度陷入戀愛中的”男孩”。

與Dean這個活潑好動,行為不太負責任的”男孩”明顯不同的是,

Dean就像是懷念的過去,Pike是未知的未來

可惜,Pike的努力Henry似乎都沒有發現,因為主角此時正陶醉在舊愛的記憶裡。唯一知情的,是他的爺爺Sam,還有幾乎所有小鎮的居民。鎮民為了搓合Pike和Henry而合作無間、卻又越幫越忙的戲劇化表演,成為整部片最精采的地方。

片末最畫龍點睛的一段: 當爺爺過世之後Sam,Henry工作夥伴在告別式之後的聚餐一句:"這個派Pie鐵定不是女人作的,實在是太美味了"。那時候主角Henry說: "What’s your point? "

在阿牛第一次看的時候,總覺得劇本為了要強調菜是Pike作的這一段對話實在是太過牽強(而且Pie和Pike的發音實在是接近的太刻意)。主角的回應雖然讓觀眾有”終於主角發現菜不是老鄰居作的”這種錯覺,但我認為真正的意涵絕對不是如此,更別提是為了強調”這個糕點是Pike作的”。

之後跟澳洲廚師朋友不經意討論後,有了新的看法與解讀:

西方傳統鄉下女性會作糕點、餅乾是很平常不過的事情,而且作法幾乎是一代傳一帶,或許美味但是絕對不會有太多變化。 主角的搭檔來自紐約的藝術行業,咖啡與甜點是平常生活的一部分,加上都市中的大廚很多都是男性(來澳洲之後,發現好像真的是這樣!)。於是”敏感、神經質的個性”加上”都市經驗”,就算不是廚師,也很容易就可以辨別這個甜點是鄉下傳統口味或是來自他手。

而且, 除了剛開始難以入口的菜是老鄰居(那個聒躁的老女人)作的,之後都是由Pike "瞞天過海" 的接手,從頭到尾Henry都是被瞞在鼓裡。

Henry那句:"What’s your point?"的意思應該是:"你到底想說什麼?你又不是她怎麼肯定不是她作的!! "

所以工作夥伴回應:”我不知道,但是我就是認為這個派絕對不是出自一個女人之手


挺邏輯的推理。

至於, Henry是何時知道他大部分的時間吃到的美食,都是Pike親手作的呢? 線索是在結尾歸還盤子給老女人與”特別收錄”剪輯(所以一定要看美版二區!!)

結局當然是兩個王子在一起囉,最後一幕的接吻很浪漫。



美國2區DVD還親切的附上詳盡的訪談與未收錄的剪輯,所以很具收藏價值。推薦給步入中年的同志朋友。

官方網站
http://www.bigeden.com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