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苦盡甘來"道盡我現在的心境.....
不知道有沒人像我一樣很囉嗦的總是問自己:
在人生旅程裡,我在哪個階段過得最好,學習最認真,收穫最多?
之前幾篇文章有提過這是我很重要的一年,不但是我在澳洲第六年,更是我的36歲生日,是一個人生中需要重新審視的一個重要時間點,是一個很值得把他記錄下來的重要時刻。
當然按照慣例, 一定會先有篇理論;
"我思故我在",理論的存在可以讓自我審視的過程更完整。
艾力遜(E. Erickson)出生於德國,是近代的心理分析及人生發展學說的一名領導者,他把人生分為八個階段,而每一個階段都有各明顯的特徵,並且也潛伏著一種危機,但若安然渡過這些危機,則生命會有更進一步的成長和發展,個人便有能力來克服後一個危機;否則生命就會受到阻滯,而後至的危機便難以應付了。以下是艾氏的人生八階的概要:
第一階段:信任與懷疑(0-1歲)
嬰兒由出生至滿歲,便是信任與懷疑(trust vs. mistrust)的一段時期,這個時期的特徵是表現在對人的信賴與不信賴的行為上。信賴可使嬰兒能安心地,任由別人包括母親在內的照料。例如餵奶,使安睡,大小便的排泄等。以後嬰兒逐漸減少睡眠時間,更多運用感覺器官來熟習周圍的環境。身體由人的照料而獲得舒適,而舒適又與人的出現聯繫在一起,由此而產生對人的信任。當嬰兒稍大的時候,他會進一步的察覺到,這種他所需要的舒適,是會按時地獲得的,故此並不須母親寸步不離地在他身旁,於是嬰兒已開始放心讓母親暫時的離開他。因為他已建立了信任,信任母親會在他有需要的時候出現。
信任不單只對別人而言,亦同時是對本身的信任。如果有自信自己能應付得一些突發事情的時候,嬰兒便更放心讓大人離開他。反之若嬰兒不能在此時期發展其信任,則會影響其將來的人格發展,他可能此後產生退縮,對人不信任,失去對社會的信心,甚至會引致精神分裂,並且對於愛、互賴、信念與信仰等,都會有極不合理的態度和行為出現。
當然,嬰兒在此期發展其信任,並不是單純由獲得的食物量與照料的多寡來決定的。因為最重要的,還是所獲的食物的品質,及照料中所帶來的愛的深淺,這會對嬰兒產生的信任,及將來是否成為一個能被別人信任的人有絕大的關係。
在信任的發展的負面是懷疑。倘若本階段中的信任發展遇到挫折,便會產生對人、對事不信任的態度。如日後不獲補償性的發展,則便會對事有諸多的猜疑,以至日後難以適應社會。
第二階段:自主與羞惑(1-3歲)
(使用一至三歲是因為這個地方的小孩子是三歲進入幼稚園上學,其他國家可以按該國上幼稚園的年齡來定階段)
第二個人生髮展期,艾力遜稱為自主與羞惑(autonomy vs. shame and doubt)。這個時期包括由滿歲至三歲左右。心理分析學派相信,幼兒對大小便的控制,是人的發展過程中一個重要的關鍵,因為這是收及放的能力的控制。幼兒由此而學習對本身的調整操縱,適當的排泄,將使幼兒感到滿足,過度的壓制,例如過早及過嚴的大小便訓練,必會引起不快及緊張。訓練操之過急,必然損害幼兒的自信與自決,並且可能使其感到羞惑。
幼兒發展是要經過一個自然的過程,不可使用強迫的方法令其加速。所以不可因其不負成人的期望而加以羞辱。過多的羞辱,使幼兒失去自信,對自身的能力有所懷疑,從而會放棄努力,並且變成任性、反抗、故意做出與人相悖的行為。感到羞愧者,通常是覺得自己的短處,在極不願意的情景下,暴露在別人的眼前,於是有無地自容的感覺。所以有羞愧者是希望短處隱蔽起來的,成為不可見的,如果別人注視著他,他便會引起很大的忿怒。
這個時期,決定了兒童將來在自主與羞愧之間的發展,正與負兩方的比例。例如愛與恨;合作與敵對;自由的自我表達與壓抑;有自製還是需由外力來控制;有自豪感還是有羞恥感。如果正的一方強於負的一方,則個體便安然地克服了這一時期的『危機』,自主便也戰勝了羞惑,這樣便為下一步的人格發展奠下良好的基礎。
第三階段:進取與罪咎(4-5歲)
(定為五歲是因為這個國家進入小學的年齡是六歲,如果另一個國家進入小學的年齡是七歲,那這「進取和罪咎」就是4-6歲)
兒童在四、五歲時,便處於進取與罪咎 (initiative vs. guilt)的一階段。這時兒童活動力大為增加,有較大的想像力及好奇心。由於精力的突然增加,使兒童產生各種希望及企圖接受責任,這便是本期對正的一面『進取』的引發力。他開始更覺得自我的存在,及受自己的支配。他不怕失敗,失敗了又重來,用去了的精力,很快便又恢復了過來。因為試新事物對他是一個強烈的驅策力。
在進取的負方就是罪咎感的產生。罪咎感是於幻想過多,並且容易想入非非,發生戀父或戀母的情結,這樣便會自覺有罪咎,由此而喚起內心的抑制。不過如果這個抑制是過分的話,是可以影響將來性格的反常的---包括潛能受損、感情冷淡、想像力受到縛束,甚至可能導致日後對性的冷淡。
第四階段:勤業與自卑(6-11歲)
(定六至十一歲是因為這個國家的兒童是十二歲升中學)
在六歲以後,兒童已開始社交生活了。這個社交生活是以學校為開始的。兒童這時將會努力於表現自己,使他人覺得其存在,而且是與其年齡相若的一群孩子中的一份子。所以兒童要爭取為其同儕接受,他要參與群體遊戲、學習與活動,並且極怕被人排擠,這一時期約經歷整個小學階段。這時期的特徵就是具有求知欲,有活動精力,希望學習成人。由此而產生一種勤業精神。不過如果這種受到窒礙,例如在群體中遇到排擠,便會產生自卑的情緒。因此,勤業與自卑是會經常交織地出現的。所以,這個時期便稱為勤業與自卑 (industry vs. inferiority)。
兒童此時在其勤于致力的學習與工作的興奮與滿足,由是而強化其勤業的行為。他開始留意工作或活動的各種規範,而嘗試使自己能適應及服從這些規範,因而能夠產生有效的工作結果。所以這時他心中的自我,是包括了他的工作工具及技巧在內的。
無論在何種文化的社會中,兒童此時是進入了一個較有系統的學習期。學習的事物範圍是廣闊的,指導的人亦不一定是學校的師長,這通常包括了一切周圍的人。例如父母及其他成人,還有比他年長的孩子。他們的行為,亦可能成為摹仿的對象。
處於此時期,使兒童感到危險威脅的,是他可能自覺到能力之不足,不能隨心所欲地應付他想完成的工作或學習,因而感到自卑、懊喪,對自己的技巧及工具都不滿意,特別是當他看見別的同儕獲得滿意的工作結果時,會覺得有己不如人的感覺,由是會失去興趣,不再勤業,產生退縮、回避及孤立。反之,如兒童獲得成功的發展,有工作、學上的滿足,則便已初步培養出對工作的愛好,及領悟人在社會上的分工合作的意義。這樣,不但掌握若干基本工作技巧,且為將來進入社會作出了良好的準備。
第五階段:自認與迷亂(12-20歲)
本階段包括由十二歲至二十歲的一段青少年期。故此踏入十二歲後,兒童期已告結束,因為性機能已開始成熟,身體也快速長成。這些生理上的急速改變,及面臨將需擔任成人的工作,使他們不得不關注自身的處境。他們亦關心別人如何看自己,在別人眼中,他們是否夠得上水準。
在此期中主要的心理特徵,就是自認與迷亂(identity vs. confusion)。自認就是要自我認識,自我認定一種身分,一個自己應該扮演的角色,從而決定用何種身份來處理面對的問題。當然,所謂自認亦是向人認同,在其同伴中找一個模式,藉此而構成一個自我形象。這種自認可說是對未來的估計的開始。估計自身的能力,將來能否或意願擔負的職責。有信心的或會自認得過高,一旦發現能力不能配合的時候,自我的形象便會容易崩潰下來。沒有自信的,則可能逃避認同,因而產生了更大的危機,處處否定自我,反抗現實,導致迷亂,不知自己應扮演甚麼樣的角色,因而消極、失望、對現實不滿,把自認上的困難,推諉於社會之不當及不公正。有這種迷亂的,可能產生偏激反叛,進而在行動上表現出來,例如離家出走,放棄學業,反抗社會的一切。
在自認迷亂的另一端,便是過分的認同。此時不但已找得一個自我形象,而且對這形象作出狂熱的偏愛,因而令其排擠其他非此形象的事物。所以某些青少年特別容易在認同一物件後,產生狂熱甚至崇拜,一切以此物件為師,拼命模仿。當然,這樣便失去個人的自我,使自己的獨特的發展停滯不前,甚至某些優良的特徵都遭受破壞。
在此期間,青少年亦特別容易結党營群,而且對視異己份子者,作無情的排斥與攻擊。這些都可以表現在服飾、習慣、趣味及言行舉止上。並且這些亦成為是否屬於該黨群的表像。如果在這些方面有不服從群眾的,則便視為離心,其他成員便可能終止和他交往,使他孤立起來。
在這期間,自認的形成是十分重要的,而這種自認亦絕非一次便可完成,他要經歷一連串的自認。在某一階段中,青少年可能認同於一群體;但在不久的時候,他又可能發現另有更值得認同的群體,因而其自我形成亦隨而漸變。這個變的經歷,對於青少年發展是有良好的影響的,因為這樣可以幫助他在找尋真正的自我。
第六階段:親密與孤獨(21-30歲)
隨著青少年期而來的是早期的成年(early adulthood)。在這期中,心理的特徵表現在親密與孤獨(intimacy vs. isolation)的交戰。這時個體已應發展了自認,於是這種自認在本期中促成了與其認同者的頻密而全面接觸,及互相容納,由此而發展了親密的友誼。當友誼形成後,雙方便可互相容忍,及願意為對方作出些犧牲,以此調和了可能發生的衝突。
親密的及面自然是孤獨了。倘若在發展親密中受挫折,因而失望退縮,又或恐懼別人結成親密的企圖不能達到,為了避免失敗,也會自願地築起一道與人相隔的牆,而成為孤獨者。這類人不能與人分享自我,亦不願承擔親密的後果,例如對別人的愛護和照料,包括供養子女等。嚴重的孤獨者,則終會作為精神病者,不能過正常的生活。
艾力遜認為這期的幸福快樂,建築在親密的充分發展。這表現在性愛的完滿獲致,雙方都有無拘朿的修性愛活動,同享快感。他又提出理想的性愛,應是雙方都能互想信任;願意分享工怍、生育及娛樂的情趣;並且願為子女謀求各階段滿意的發展。
第七階段:創建與停滯(30-60歲)
(定六十歲為終是因為這個的退修年齡是六十歲)
艾力遜的人生第七個階段便是所謂創建與停滯(generativity vs. stagnation)期。在此期中正是人生創業的中心階段。一般來說亦是指中年期,由三十歲左右開始,以迄於六十歲以後的一大段時光。
創建期是人之事業發展的時候。所謂創建,就是創造與建樹。人在此期須運用以前各階段的學習與成熟的心智,為自己創造出一個世界。在事業方面,各盡其力來發展,使能達到個人創建的目標,使事業獲得成就。這種創建力,就是人類社會之推動力,各人盡其所能作出貢獻,促使社會文明進步。
在個體方面,創建力是促使才智有運用鍛煉的機會,因而使心智更獲得完美的發展。這種發展使創建得到收穫,使心理方面得到滿是,生活也因而充實起來。另方面,創建力也是促使人建立家庭,生兒育女,使新與老一代的關係建立起來,使夫婦互相依存。
反過來說,倘若創建受到壓制,人沒有機會發展其才能。又或在發展中遇到挫折、工作沒有帶來結果,事業失敗,則創建力便漸漸會消失,且被停滯所取代。在這時候個體便會感到迷失,脫離現實,可能發生自我迷戀,顧影自憐。嚴重者會覺一切雄心壯志皆盡失,產生灰心懊喪,對事物採取放棄態度。故此形成未老先衰,內心充滿停滯,休歇之感,生活貧乏無味,甚至產生壓世的思想。
第八階段:圓滿與失望(60歲以上)
艾力遜的人生八階的最後階段,稱為圓滿與失望(integrity vs. despair)。此一階段是人在六、七十歲以後的一段人生最後歷程。這個時候,是一個把以往成敗總結的時候。故此,如果以往的發展是完美的,有成就的,在這個階段便會享受其成果,心理上便有圓滿的感覺,對一生便感到滿足及自豪,不然,就會在心理上積存失望感。
這種圓滿包括接受一生的功業,而無後悔自己之作為;包括接受別人不同的生方式及其貢獻;包括在經濟及環境威脅下為保護個體之完整所作之努力;及包括因文化背景不同產生的相異生活。
很長的一串理論.....。(有興趣的人可以繼續深入研究)
** **
命運的排列都是好壞參半的;沒有人一生不如意,相對的也沒有人一生順遂.....。
「道」是什麼?它就像最圓融的空間,根本不是人為角度所能衡量;它也像最貴重的器物,需要長時間製作,所以修道之人需要長時間的修練;它也像天籟般的聲音一樣,不是言語或樂器所能表現的;它也可以說是無形,不是人力所能覺察的。
大器晚成,先苦後甘
阿牛30歲離開台灣前正值大學畢業;相對與一般18歲就大學畢業的新鮮來說,的確晚了非常多。不可諱言,30歲之前我過了一段沉浮與自我掙扎的生活;父母、師長、同學等在那段時期,都常常會用"失敗"這兩個字眼來打擊我的處境。
那段時期,我的確是對未來焦慮與不安的:
他們說的都是對的嗎?....
我的未來真的沒有希望了??.
但是我知道我在做甚麼,我更明白要讓自己誠實的面對自己的身分是需要時間的....。
因為有了時間來審視自己,所以我學到:不要自暴自棄,更不要故步自封。一個人的自信,很多時候不是來自別人的認同,而是自己內心的100%支持。
30年後,我毅然的離開了台灣這個讓我有著複雜心情的家,飛到了這個需要自己成全自己的地方....。
這個陌生的國家,到處是困難和挑戰,不再有熟悉的景象、語言、人群,更沒有人會主動伸手幫助你,一切真的都要靠自己;在這裡,我認識了很多有著同樣進取心,對未來不願意退縮的朋友,他們都是我在澳洲求學期間維持源源鬥志的力量。
當然,唸書和移民的過程中,有很多人成功,但是更多人卻失敗了;不管回到自己國家的他們是不是大嘆時不我予,但是在我看來,每個人都有努力過!
很快的,在澳洲第6年過去了;36歲 的我,在許多人的幫助和努力下,幸運的把人生中最重要的里程:移民、車子、房子、事業、家庭都在這短短的幾年內全部補完。爸媽在這段期間時常給我莫大的鼓勵和幫助更讓我非常窩心,他們也為我的澳洲表現覺得很滿意,這些都是支持阿牛繼續努力的力量。
創業為艱,守成不易,莫徒務近功.....
未來呢?就是繼續努力穩定住這好不容易得來的一切,面對人生最後一個階段的圓滿。
俗語說的好:少年得志大不幸。
年輕時有精力,有鬥志,而且負擔也比較輕,跌倒很容易可以爬起;如果等年紀大了再跌倒.恐怕就很難了再站起來。
當我現在望著青山綠水,依舊還是會想起在台灣求學的那段黑暗過去,分班制度更是阿牛現在最想要大肆訕笑的過程;想想當時同學間任由制度和老師的掌控,僅為了"位置"和"名次"的排列而惡性競爭的醜陋嘴臉,根本像如同成年人的社會競爭和蒼蠅王電影般醜陋。.....阿牛很想知道,那些少年得志,自以為優勢的站在組織頂端的學生,現在在哪哩,現在在幹甚麼,而那些老師們呢?當他們揮別青春,有了子女家庭,是不是會因為過去作過的那些醜陋行徑而自慚形穢?
算了,那些人都跟我無關了..... 。
(這是我40歲生日要用的圖樣,在這裡先提醒自己不要忘記。)
關於大器晚成這個成語的出處:
大方無隅,大器晚成;大音希聲,大象無形。道隱無名。夫唯道,善貸且成。~第四十一章
「大器晚成」一語出於今本《老子》第四十一章,在這一章中,提到「道」的境界不易知、不易行,所以一般俗士聽到「道」,就大笑起來,就是因為它難以捉摸。為了解釋「道」,老子用「大方」、「大器」、「大音」、「大象」來作比喻。
這些都是「道」的象徵。「道」是什麼?它就像最圓融的空間,根本不是人為角度所能衡量;它也像最貴重的器物,需要長時間製作,所以修道之人需要長時間的修練;它也像天籟般的聲音一樣,不是言語或樂器所能表現的;它也可以說是無形,不是人力所能覺察的。
後來就從這裡演變出「大器晚成」這句成語,用來比喻卓越的人才,往往成就較晚。這是根據後世傳本的《老子》演變而出的一句成語,假如參考新發現的出土文獻,《郭店楚墓竹簡》收錄有《老子》一書,「大器晚成」作「大器曼成」,竹簡整理小認為「曼」當讀作「晚」,裘錫圭則懷疑此字當讀為「(慢)」。帛書本《老子》隸書本,則「大器晚成」作「大器免成」,意思是:「道」像最偉大的器物,不是人力所能製作的。這種意思和上下文的「大方無隅」、「大音希聲」、「大象無形」較能呼應。
這些都是「道」的象徵。「道」是什麼?它就像最圓融的空間,根本不是人為角度所能衡量;它也像最貴重的器物,需要長時間製作,所以修道之人需要長時間的修練;它也像天籟般的聲音一樣,不是言語或樂器所能表現的;它也可以說是無形,不是人力所能覺察的。
後來就從這裡演變出「大器晚成」這句成語,用來比喻卓越的人才,往往成就較晚。這是根據後世傳本的《老子》演變而出的一句成語,假如參考新發現的出土文獻,《郭店楚墓竹簡》收錄有《老子》一書,「大器晚成」作「大器曼成」,竹簡整理小認為「曼」當讀作「晚」,裘錫圭則懷疑此字當讀為「(慢)」。帛書本《老子》隸書本,則「大器晚成」作「大器免成」,意思是:「道」像最偉大的器物,不是人力所能製作的。這種意思和上下文的「大方無隅」、「大音希聲」、「大象無形」較能呼應。